发现乳腺病变的最佳途径---钼靶检查
作者: 来源: 发表时间:2016-07-04 点击:824
乳腺癌这三个可怕的字眼,已经越来越年轻化的发生在我们身边,发生在尤其哺乳期后。乳腺癌不再是高龄女性的威胁,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应该做好自检,不舒服要及时就医。
青岛一位女士用她的亲身经历向我们证明了医学检查的重要性。*女士,仅31岁,断奶快两年了,发觉右乳溢乳了,去三甲医院检查。医生先让做B超检查,结果显示“左边有个低回声区,周边组织纠结”。为了确诊结果,医生让其做了钼靶,报告显示“BI-RADS分级为4b,可疑物呈星芒状,中等程度怀疑癌变的可能。”此后,*女士办好住院准备手术,做一系列检查,各种ct、加强ct,核磁共振,骨扫描等,为了手术做范围参考,因为一旦怀疑癌变,要把身体全方位的扫一遍,万一发现转移灶,手术中可以一起切掉,提前制定好手术方案。最终手术结果显示:非典型性病变,就是癌前病变。换句话说就是这块良性肿瘤正在往恶性肿瘤转变的过程中,被发现了,所以只需要切除这块病变组织就可以。但是不能掉以轻心,仍是高危人群,需要半年做一次乳腺体检。
“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年龄偏低,从30岁开始便有零星发病,高峰年龄段为45~55岁,比西方女性一般要早10年~15年。”因此乳腺检查就变得尤为重要。乳腺钼靶检查系统是一种低剂量乳腺X光拍摄乳房的技术,它能清晰显示乳腺各层组织,可以发现乳腺增生,各种良恶性肿廇以及乳腺组织结构紊乱,可观察到小于0.1毫米的微小钙化点及钙化簇,是早期发现,诊断乳腺癌的最有效和可靠的方式,尤其对于临床不可能及的,以微小钙化簇为唯一表现的早期乳腺癌具有特征性的诊断意义。乳腺钼靶检查系统具有成像清晰、检查操作方便快捷、辐射量小等特点,该仪器检查诊断可准确发现乳腺增生、病变、包块、钙化的形状、大小、密度、性质等。对于彩超无法辨别的乳腺病变钙化点进行准确判断与鉴别,被誉为国际乳腺疾病检查的“金标准”。妇女常规健康检查,建议育龄以上妇女每年进行一次常规检查。
附注:“BI-RADS”是指美国放射学会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(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)的缩写。BI-RADS分级标准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的各种影像学检查,如X线钼靶摄影、彩超、核磁共振等,用来评价乳腺病变良恶性程度的一种评估分类法。BI-RADS分级法将乳腺病变分为0~6级,一般来说,级别越高,恶性的可能性越大。
各个级别的具体含义分述如下:
BI-RADS0级:是指评估不完全。需要召回病人,补充其他相关影像检查,或需要结合以前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来进一步评估。
BI-RADS1级:阴性结果,未发现异常病变,亦即正常乳腺。
BI-RADS2级:良性病变,可基本排除恶性。定期复查即可。
BI-RADS3级:可能是良性病变,建议短期(一年以内,一般建议3~6个月)随访,医生需要通过短期随访观察来证实良性的判断,如连续2~3年稳定,可改为BI-RADS2级。BI-RADS3级病变的恶性率一般<2%。
BI-RADS4级:可疑恶性病变。需要医生进行临床干预,一般首先考虑活检,如空心针穿刺活检、麦默通活检或手术活检。此级可进一步分为4a、4b、4c三类。
4a:需要活检,但恶性可能性较低(3%~30%)。如活检良性结果可以信赖,可以转为半年随访。
4b:倾向于恶性。恶性可能性为31%~60%。
4c:进一步疑为恶性,可能性61%~94%
BI-RADS5级:高度可能恶性,几乎可以肯定。恶性可能性≧95%,应采取积极的诊断及处理。
BI-RADS6级:已经过活检证实为恶性,但还未进行治疗的病变,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。